超三百个项目在全国建设运行 工业绿色微电网驶入发展“快车道”
科技日报:2025/5/15 12:09:29
“我国微电网相关技术装备不断取得突破,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逐步完善,一批综合能源服务商积累了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和案例。但工业绿色微电网整体仍处于试点和示范阶段,在技术标准、市场化机制、与大电网协同等方面还存在挑战。”在近日召开的2025工业绿色微电网创新发展山东推进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二级巡视员慕颖说。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既能并网又能独立运行。
在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霞林看来,微电网是分布式能源灵活高效利用的重大创新,能有效推动分布式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实现可再生能源与负荷波动就地平衡控制,更好满足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以及各类新型业态的需求,对支撑新型配电系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发展工业绿色微电网,是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促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山东泰开直流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中建介绍,工业绿色微电网是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具有清洁低碳、灵活自治、高效互动的特点。它可赋能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光电热冷多能多源的能源模式,助力电网自动化运行,增强电网韧性,同时还可刺激上下游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已进入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快车道”。
在政策层面,相关部门及各省区市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微电网及相关产业发展。例如,《河南省工业企业 园区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今年初出台,旨在引导该省工业企业、园区调整用能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降低用能成本。
在实践层面,慕颖介绍,我国近年来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大幅度下降,氢能、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等技术广泛运用,众多工业企业加快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工业绿色微电网已具备相应技术基础和推广条件。据调研摸底,工业企业和园区正积极探索微电网建设,超300个工业绿色微电网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运行,取得较好节能降碳和环境效益。山东省泰安市陆续发布三批、累计13个智能微电网项目;江苏省已形成6个典型示范案例,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738兆瓦。
然而,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效益有待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亟需提高、商业模式需进一步明确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熊华文认为,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发展要打破传统单一形态,遵循低碳化、多元化、数智化、电气化、多元化、市场化“六化”路径,特别是应合理利用各种市场化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工业绿色微电网在新型能源体系中要遵循“三高三低”的核心目标:可再生能源比例高、系统可靠性高、系统综合效率高,碳排放低、污染物排放低、用户综合用能成本低。
慕颖建议,未来应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形成技术先进的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方案,推动修订一批技术规范和应用标准,积极探索工业绿色微电网市场化投资运营创新模式和机制,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路径。(记者 崔 爽)
转自:科技日报
图库
- 全球铜贸易格局面临重塑
- 上半年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 华北电网上半年绿电交易规模超680亿千瓦时
- 前7个月汽车产销“成绩单”出炉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新车总销量45%
- 破除壁垒、统一规则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
- 暑期香港掀旅游热 盛事带旺消费活力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16.9%
- 2023年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
- 我国1—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跑出“加速度”
- “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 电动自行车再修“国标” “降速”关键在哪?
- 多措并举满足居民节日消费需求 打造更多“金九银十”消费新热点
- 线路多样、内容丰富、方式灵活 各地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