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01%
国家统计局网站:2025/8/6 15:05:46
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现价计算),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1]。
注:
[1]上年(2023年)“三新”经济增加值数据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行了历史数据修订。
附注:
1.指标解释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一是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二是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三是由于科技成果、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产业的分化、升级、融合而衍生出的新产业。
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具体表现为:一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的经营活动;二是商业流程、服务模式或产品形态的创新;三是提供更加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新商业模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具体表现为:一是将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二是把硬件融入服务;三是提供消费、娱乐、休闲、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三新”经济增加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三新”经济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
2.核算范围和分类
“三新”经济增加值的核算范围根据《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确定。
“三新”经济增加值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关于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制定。“三新”经济第一产业是指具有“三新”经济特征的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具有“三新”经济特征的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是指具有“三新”经济特征的、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不含国际组织)。
3.核算方法及资料来源
“三新”经济增加值利用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三新”经济统计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从生产方采用增加值率法、相关指标推算法等多种方法核算。
4.“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利用当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计算。
转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 上一篇: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9.3%
- 下一篇:7月份钢材市场可能弱稳运行
图库
- 2025“指尖上的智慧”青少年珠算文化非遗大会举行
- 从戈壁到深海:高温下的油气保供 筑牢民生能源“安全网”
- “森系游”“清凉游”“生态游” 景区“花式”上新引客来
- 五部门发通知 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
- 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大班儿童 预计今年秋季学期惠及约一千二百万人,家庭支出减少约二百亿元
- 市场监管总局新规公开征求意见 加强食品销售连锁企业监管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16.9%
- 2023年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新修订的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以来,各地义务教育学校——用好教材育新人
- 从高原农田到全球餐桌 小藜麦“花”式上新串起大产业
- 50%、3.4%、14.9%……换“新、升”!重点消费品销量大幅增长
- 多地推出5G-A套餐 我国信息“大动脉”迸发强劲动能
- 减税降费助力制造业发展:销售收入增4.6%,智能化绿色化加速
- 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继续保持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