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精准发力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透视7月金融数据
新华社:2025/8/15 8:51:46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了7月金融统计数据。一系列金融政策落地见效,推动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领域?如何理解主要数据变化?
支持实体经济有力有效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
7月历来是贷款投放的“小月”,6月银行季末信贷冲量明显,把6月和7月贷款数据合并来看,信贷增长保持平稳。
今年以来,债券融资增长较多,推动社融规模持续较快增长。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数据表现突出,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4.88万亿元。
“通过债券置换,此前地方政府大量以高息短贷形式存在的隐性债务转化为低息长债,这对贷款数据产生一定影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青马表示,地方债务置换有助于风险出清和金融稳定,腾挪更多地方财力惠民生、促发展,也有利于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其变化折射出经济活力。
7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5.6%,M1与M2“剪刀差”较去年9月高点大幅收窄。
董青马表示,今年以来,M1与M2“剪刀差”呈现收窄态势,体现出资金活跃程度和循环效率提升,各项稳市场稳预期的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助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信贷结构继续优化
分析信贷变化不仅要关注“量”的增长,还要重视“质”的变化。
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企业仍是新增贷款的大头。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6.91万亿元,占比近六成。
具体来看,金融“活水”流向哪些领域?一组数据或能给出答案。
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信贷结构作出相应调整,要求更高质量的信贷投放。”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侯成琪表示,今年以来,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安排不断完善,统计制度进一步明确,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能力意愿不断提升,效果也持续显现。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整治资金空转和金融业“内卷式”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破除“内卷式”竞争会挤出虚增空转贷款,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更高、更可持续。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动能加快形成,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在细分市场中挖掘有效信贷需求。
贷款利率保持低位
今年以来,我国贷款利率仍保持在历史低位,资金需求方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成本更加优惠。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7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和30个基点。
“现在贷款利率只有过去的一半,这对减轻我们财务压力帮助很大,有助于我们启动新生产线、更好开拓市场。”一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体现了适宜的货币信贷环境。
“利率是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利率保持低位反映信贷供给相对充裕。”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说,贷款利率已经在低位运行了较长时间,反映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比较高。
去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在五个省份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企业融资成本更加透明,有助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专家表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内经济循环有望更加顺畅,一揽子金融举措持续发力,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有效信贷需求合理增长。(记者 吴雨、任军)
转自:新华社
- 上一篇:钢铁行业排放比7年前降一半以上
- 下一篇:让“信号满格” 我国通信保障持续提速
图库
- 全球铜贸易格局面临重塑
- 上半年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 华北电网上半年绿电交易规模超680亿千瓦时
- 前7个月汽车产销“成绩单”出炉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新车总销量45%
- 破除壁垒、统一规则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
- 暑期香港掀旅游热 盛事带旺消费活力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16.9%
- 2023年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 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 电动自行车再修“国标” “降速”关键在哪?
- 多措并举满足居民节日消费需求 打造更多“金九银十”消费新热点
- 线路多样、内容丰富、方式灵活 各地文旅市场迎来新一轮热潮
- 看非遗里的西藏 传统文化创新拓展焕发澎湃活力
- 10月1日起京港、沪港间高铁动卧列车全面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