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构建先进制造标准体系
央视网:2025/9/8 8:51:45
记者近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等多个部门先后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文件,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先进制造标准体系。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 肖寒:“十四五”以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团体标准总数的近20%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布国家标准491项,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国家标准95项,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布国家标准221项,为指导并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期间我国牵头制定发布国际标准532项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9月4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牵头制定发布的多项国际标准,助推了相关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国牵头研制的智能制造、纳米制造、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系统等一系列先进制造领域国际标准,为我国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大型成套系统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可靠的合规路径和质量背书,增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肖寒:“十四五”期间,我国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新承担26个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30名专家担任技术机构主席,在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提出国际标准提案880项,发布国际标准532项。
通过积极推进国内国际标准体系兼容,目前4210项先进适用国际标准已经转化为我国的国家标准,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
国标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方向和实施路径
记者9月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智能工厂建设导则、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等一系列国家标准的发布为国内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实施路径。
目前,我国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 魏宏:据统计,这些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碳排放平均减少20.4%,提质增效降碳成效显著。
市场监管总局下一步将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产业链的标准实施情况监测,确保标准实施效能充分发挥。
转自:央视网
图库
- 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四十三个 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九
- 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9.8万个
-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 聚焦舒适、安全、耐用
- 新型储能迈向规模化发展关键时期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8.2%
- “十四五”能源答卷:“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16.9%
- 2023年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购房首付比例再降低 上海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
- “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开工建设 “新”动能“绿”慧中国
- 农业实现“隔空把脉” 科技赋能绘就好“丰”景
- 25.9亿吨、4.8%,创新高!全国一、二、三天快货物流圈加快构建
- 假日中国活力足——2024年国庆假期半程观察
- 一揽子房地产金融举措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