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政策发力 今年汽车销量冲刺3230万辆
中国工业报:2025/10/17 8:51:49
汽车行业稳增长政策近期落地,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2025年汽车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目标等。
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在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不仅进一步细化政策落实方向,更传递出对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心:“综合研判,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国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向不会变,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客观规律不会变,发展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们对未来仍然充满了信心。”
2025年汽车销量冲刺3230万辆
《方案》为2025年汽车行业设定了清晰的“增长蓝图”:全年汽车销量力争达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则同比增长6%左右。
这一目标的设定并非空中楼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已双双突破2000万辆,分别达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增幅均超12%,月均销量264.1万辆。按此发展节奏推算,剩余4个月有望再增约1000万辆,为全年目标奠定基础。
“出台《方案》是为了在良好工作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努力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多举措激活消费潜力
当前汽车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离不开政策的持续赋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此前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近期,“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及时出台,企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继续显效,共同推动市场平稳运行。
为进一步扩大消费,《方案》明确了多项具体举措。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拓展方面,除延续新能源汽车下乡、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外,还将推进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并落实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税收优惠,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为促进汽车消费,“以旧换新”政策将持续发力,同时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措施,释放潜在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也在同步推进汽车消费促进工作。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在202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也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抓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持续优化平台功能,通过数据赋能,让补贴资金及时便捷直达消费者。同时,商务部将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走深、走实,用改革的办法来破除束缚汽车消费的建设性措施,推动汽车消费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用创新思维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长点。
这些举措精准契合市场需求。随着居民消费观念升级,新能源汽车的低碳属性与智能体验愈发受青睐,而县域市场、以旧换新等领域仍有较大消费空间。政策的“组合拳”既能巩固新能源车增长动能,也能激活传统燃油车消费,形成“全品类拉动”的格局。
补短板强能力
尽管行业整体向好,但内外部挑战仍不容忽视。郭守刚坦言,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高端制程车用芯片、基础软件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业非理性竞争问题比较突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支撑保障体系还亟待完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也提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海外竞争加剧,有效需求不足、无序竞争等问题仍然存在,行业稳增长任务依然艰巨。
针对这些挑战,郭守刚明确了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五方面重点工作,为行业破局指明方向: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评估,研究编制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部署重点任务,优化保障措施,引领产业发展。
二是加大攻关力度。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新一代动力电池、车用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高端装备等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三是促进汽车消费。实施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政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四是完善管理体系。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的出台,开展集团化管理试点,支持企业做优做强,远近结合,综合施策,进一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探索开展动力电池碳足迹管理。
五是深化开放合作。支持中外企业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开展深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合作,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安全风险,加快碳足迹等国际标准的互认,积极为行业、企业海外布局发展创造条件。(记者 马艳)
转自:中国工业报
图库
- 权威认证落地!千年舟集团旗下双板材解锁抗菌新身份
- “四美新秋糖”绽放金陵,第113届全国糖酒会盛大开幕
- VOSS眼镜联袂法国传奇设计师Ludovic Alban
- 无人化风电场来了
- 思特奇亮相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数智创新引领运营商服务转型
- 2025年“秋招”全面展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16.9%
- 2023年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高铁新线开通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 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中信科移动完成5G推进组5G-A关键技术上下行超宽带测试
- 美联储超预期宽松必要性降低 黄金价格高位震荡
- 利好政策发力楼市迎“暖意” 多地房企“借东风”扎堆促销
- 国家邮政局:提升全链路运行效率 带动降低物流成本
-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