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将近30倍
央视网:2025/9/23 12:09:29
“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行业科技创新跑出了“加速度”,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核心技术装备“补短板、锻长板”。在核电、新能源、电网等重点领域已经实现了国际领跑,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建设能源强国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成就。
能源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能源局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重大能源工程为依托,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在新能源发电、百万千瓦级水电、先进核电、重型燃气轮机、智能电网、深地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特厚煤层智能综合开采等领域都取得了新突破。白鹤滩水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深海一号的大气田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产,为保障能源安全、支撑能源转型注入了创新驱动力。
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提升。国家能源局加快“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动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持续完善容错免责等配套机制,让实验室里的“样机”真正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已经认证四批次一共是236项首台套项目,其中有些不仅是中国首台套,也是世界首台套。国家能源局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建成了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中国优质的新能源产品惠及全球,为世界能源转型作出了中国贡献。
能源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局统筹谋划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创新生态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了将近30倍,相当于给新型电力系统配上了“巨型充电宝”。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0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的产能超过全球的一半。同时,人工智能也在深度赋能能源领域,成为能源技术革命的“新引擎”,在新能源发电、电网巡检作业、油气新资源发现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展现出了巨大潜力,让能源产业在AI的加持下,不断焕发“新活力”。
转自:央视网
图库
- 中汽协: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1万辆,同比增长18.3%
- 坚持整体布局、共建共享、联动对接——粤港澳教育合作成色十足
- 截至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将近30倍
- 非遗魅力激活旅游市场:错峰游持续升温 带动文旅消费新热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就“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发出倡议
- 向科技强国挺进!“十四五”大国科技跑出“新成绩”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16.9%
- 2023年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文旅火 促销热 服务优:国庆假期消费成色足
- 国庆假期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 国家医保局将建立追溯码、医保编码、商品码三码合一映射库
- 文旅惠民乐民 点亮美好生活——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
- 能源战略新突破:西气东输四线首段投运 日供1亿人清洁气
- 我国力争到2027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