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防内卷”方案为钢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AI+钢铁”锻造新动能
央视网:2025/9/25 17:11:00
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目标设定在4%左右。该方案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指明实施路径。
《工作方案》提出,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严禁新增产能,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通过产量调控促进优胜劣汰,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专家表示,新方案确立的“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成为未来竞争的两大核心议题。根据方案,钢铁企业必须加速淘汰落后设备,尤其是老旧高炉、转炉等限制性生产装备。
冶金工业标准研究院院长 张龙强:《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供需两端协同,扎实推动实现市场供需动态平衡,有效稳定行业发展预期。
全球首发突破120项 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
《工作方案》提出将推进工艺设备更新,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全球首发产品数量已超过120个,多家企业新品“井喷”,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长15%。
在河北迁安的这家钢铁企业,最新研发的超薄硅钢产品正式亮相。该产品为全球首发的面向新能源汽车用的高强度硅钢,具备当前行业量产最薄厚度、最低铁损和最优综合性能,可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同时,这家企业还全球首发了第一款面向人形机器人的专属材料。该产品厚度仅为0.1毫米,并采用先进自粘接工艺,使其在电机应用中实现更佳效能。
在内蒙古包钢研发的抗氢脆管线钢产品攻克-40℃氢气阻渗技术,支撑千公里级氢能管道建设;在辽宁本钢汽车用吉帕钢销量同比增长4倍,打破国外垄断;福建三宝钢铁通过将微合金化与材料组织控温轧制技术集成创新,使高强抗震耐蚀核电工程用钢强度大幅提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 赵民革:中国钢铁新产品“井喷”的背后,实际上是钢铁企业对市场作出的一个精准的快速的响应。先进制造业对高端钢材的需求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倒逼钢铁产品加速从“通用型”向“定制化”转型。
在政策与科技双轮驱动下,今年7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966万吨,同比下降4.0%;钢材产量达12295万吨,同比增长6.4%。5至7月,钢产量同比显著下降,粗钢呈现持续回落态势,材钢比进一步扩大,钢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钢铁行业机器人应用密度已达到65台/万人;超过80%的企业已建成智能集控中心。
人工智能+钢铁:研发周期减半 炼钢更绿色
《工作方案》同时将推动“人工智能+钢铁行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在促进钢铁等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构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在江苏中信泰富特钢智能化研发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材料性能预测数据。通过部署AI辅助研发系统,这家特钢企业成功将高端特钢新产品的平均研发周期降低了56%。生产线上,AI视觉检测系统正在对钢材表面进行毫米级扫描。系统能即时识别材料缺陷,并自动反馈调整工艺参数。过去需要72小时的品质验证流程,现在只需8小时即可完成。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今年首次以国家行动纲领的形式提出“AI+跨领域融合”,将AI提升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通过专家经验与机器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推动行业从单点智能迈向全流程智能化,最终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范式革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栋:把高炉真正做成智慧高炉,它能够自己思考、感知并决策,能使所用的煤炭、原料降低,1吨钢可减少40公斤标煤,碳的排放量可以明显降低。
转自:央视网
图库
- 绿电赋能 让产业升级“风光无限”
- 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23连升”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达267家
- “稳增长、防内卷”方案为钢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AI+钢铁”锻造新动能
- 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 加大用车安全保障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两项国家标准
- 领跑全球 “十四五”期间我国5G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16.9%
- 2023年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
- 国庆假期各地发挥优势特色 县域旅游释放发展新动能
- 文旅火 促销热 服务优:国庆假期消费成色足
- 国庆假期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 国家医保局将建立追溯码、医保编码、商品码三码合一映射库
- 文旅惠民乐民 点亮美好生活——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