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用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10/20 17:49:49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近年来,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运动不仅能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也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为什么体育运动能调节心理状态?体育运动怎样影响情绪?不同运动类型会有哪些区别?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殷莉。
殷莉介绍,科学研究表明,身体运动可以刺激青少年的肌肉状态和大脑,激活情绪,最终在人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中构建良性循环。
参加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运动不仅能够激发和促进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反应速度等,还能促使身体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提升情绪状态,进而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运动中,肾上腺素分泌量会持续增加,这对于缓解抑郁情绪也有帮助。
青少年开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责任心。通过体育运动,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困难,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他们的意志力、抗压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也很重要,不同运动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
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境和情绪,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自信心。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是可以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足球、篮球、排球等团体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社交支持和情感联系。竞争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则能增强青少年的应变水平和抗压能力。
面对不同负面情绪,体育运动的调节作用也会不同。焦虑不安时,可以选择瑜伽、游泳等抗压运动,让肌肉放松,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愤怒焦躁时,可以选择消耗性强、节奏稍快的体育锻炼,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等;抑郁悲观时,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项目、跑步等有氧运动,可以较好缓解青少年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过多的锻炼并不总是更好,要把握好体育运动的频率和时间。青少年每周锻炼三到五次,每次锻炼时间45分钟左右较适宜。(记者 游 仪)
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 上一篇:好“丰”景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 下一篇:没有了
图库
- 中华环保联合会携手联邦快递启动 “联创未来・全国大学生环保创新创业大赛”
- 燃爆江城,麦香定榜!2025“爱真杯”首届中国烘焙主理人创业大赛圆满收官!
- 破解传统企业发展困局!图灵数字资产服务有限公司(Turing)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 瑞典哥德堡港AE5/NE4航线正式运营,北欧至亚洲直航再添新力,助推外贸物流降本增效
- 北京地铁12号线成国内首条部署5G-A四载波聚合技术地铁线
- 前8个月,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合理增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16.9%
- 2023年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2024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数据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星级旅游饭店统计调查报告
- 让青少年用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 好“丰”景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 塔里木油田今年光伏项目累计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
- 服务“适老化”守护“夕阳红” 给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 多个行业市场指数明显上升释放“暖意” 9月中小企业资金状况止跌回稳
- 高铁新线开通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 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