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发布“链经济”研究成果 “六链融合”模式为共同富裕提供创新路径

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2025/10/27 17:45:19

近日,中央财经大学“链经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组正式发布题为《“共同富裕+企业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六链融合”理论与实践路径》的重磅研究报告。该报告首次系统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以“共同富裕”与“企业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市场链”六链深度融合,破解传统经济模式发展困局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案,获得了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充分肯定。

报告指出,传统经济模式下部分企业“各自为战”、“零和博弈”的竞争逻辑,导致了价值分配失衡、产业链协同不足、内卷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课题组认为,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企业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时代企业发展核心形态深度融合,以“六链融合”为实践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的关键路径。

课题组组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董新义表示,该研究旨在回应时代之问,探索一条能够有效破解发展碎片化、同质化难题,实现企业家、创业者、消费者价值共创与利益共享的新范式。“‘六链融合’经济模式的核心在于‘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理念,它要求企业打破资源壁垒,从竞争逻辑转向协同共生逻辑,构建起荣辱与共、共建共享的统一体。”

报告详细论证了“六链”各自的功能与协同机制:创新链是动力源,需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系,以科技赋能夯实共富物质基础;产业链是纽带,通过协同整合消除贫富差距,构建共富生态网络;资金链是血液,以多元投入破解融资难题,激活共富造血功能;人才链是支撑,以能力提升打破阶层固化,筑牢共富人力基础;信息链是通道,以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壁垒,畅通共富对接渠道;市场链是桥梁,以需求牵引实现供需匹配,拓展共富空间。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报告前瞻性地提出了以“AI销售”作为实现“六链融合”与“订单式消费+生产”闭环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认为,销售型人工智能通过数据、算法、算力三大底座,能够深度融入并重塑“六链”,精准链接购买者、生产者、平台与最终消费者,最终实现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构建起以用户为中心、数据驱动、按需响应的智能商业生态系统。

课题组副组长、中国法学会法制思想研究会理事唐华强调,“这一模式并非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对传统商业逻辑的根本性重构。它使‘消费即生产、订单即价值’成为可能,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可操作的落地工具。”

报告结合国铁集团、成渝双城经济圈、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等在产业链协同、普惠金融、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案例,生动展示了“六链融合”模式在缩小发展差距、提升产业效率、保障主体权益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业内专家评价认为,该研究报告体系完整、逻辑严密、案例翔实,兼具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性,不仅为理解和落实共同富裕战略提供了新颖的学术视角,也为广大企业,特别是产业链链主企业及广大中小企业在新时代转换发展范式、构建竞争新优势指明了具体的实践方向,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库